
正值暑假,北京轻工技师学院里分外安静。象牙雕琢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春珂的工作室坐落办公楼二层,只见他正凝思静气地用雕琢机给著作“开脸”。手中的关公像足足有20多斤,他拿着有些费劲,但活儿仍旧妥当:细细打磨之后,一个长须、丹凤眼、卧蚕眉的武将面孔绘声绘色地出现。“开脸是一个详尽活,一般要两三天才干竣工。”李春珂不紧不慢地说。
象牙雕琢(以下简称“牙雕”)是我国一项陈旧的传统技艺,始于新石器时代,发于汉唐,盛于明清。2006年,牙雕当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为维护传承牙雕技艺,在不运用象牙的前提下,牙雕著作首要运用猛犸象牙化石进行创造。
李春珂本年76岁,自从初中结业后进入北京象牙雕琢厂学艺,他在这行足足干了61年。“厂子鼎盛时期职工近800人,产品大多数都用在出口,一件17.5厘米高的仕女造型摆件其时的价格相当于24辆‘永久’或‘飞鸽’牌自行车的价格。”李春珂介绍。
学艺期间,李春珂早上7点到厂,下班之后,他抓紧时间画画、做木雕,一向干到晚上近10点才回宿舍。两年之后,他就凭仗过硬的手工,代表工厂外出竞赛了。
“做一尊牙雕,最快要2到3个月,长的需求1至2年。”李春珂介绍,牙雕包含凿活、铲活、磨活、彩活四大过程。“凿活是最重要的一步,工艺师要把画在纸上的图画在质料上详尽勾画出来,寻求气韵生动的作用。铲活要慢慢来,一刀下去,刀痕永久留在上面了,一点不能大意。”
李春珂创造的最大特点是将绘画艺术融入牙雕著作之中。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原作是我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再现了五代十国时期官宦日子的场景。“能否以象牙为载体,再现这些场景?”李春珂斗胆测验。原作人物很多,场景丰厚,而象牙一般既窄又弯,两头巨细不同,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不能按原作1∶1照搬,也不能按份额缩小。通过奇妙规划,李春珂删繁就简,将平面的画作转化成立体的牙雕,又不失原作的神韵。这一著作先后取得我国工艺美术大师著作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第五届我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近两年,李春珂又有了新的思路,探究将《韩熙载夜宴图》镶嵌在罗汉床的紫檀面板上,40多个人物打开总共2米多长,估计本年年内竣工。
“要做好牙雕,有必要充沛了解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立异。”李春珂说,除了看书、画画、练书法,他一有空就去看展览,“一定要多看多学习,吸收别人的利益。”
在李春珂手中,除了传统侍女,还创造出《百花争艳》《蝈蝈白菜》《弹琵琶的音乐人》等立异体裁著作。他还将牙雕与花丝、景泰蓝、木雕等工艺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李春珂曾掌管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老演员牙雕著作修正维护项目,成功修正《新北京》《万里长征》《大渡河》等100余件名贵牙雕著作,并用录音、录像的方法将修正过程完好记载,为牙雕工艺传承留下了名贵的研究资料。
从艺以来,李春珂带过四五十个学徒。现在,他除了在北京轻工技师学院任教,还先后担任我国艺术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的硕士生导师。“我现在最大的希望便是把学生带好,让牙雕这门手工可以更好地传承。”李春珂说。(记者 施芳)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